申请入住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说] 秋栖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1 22:0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秋天到了,我的眼前又出现栖霞山满山的红叶。

栖霞山的红叶,不仅属于槭树、五角枫、乌桕树,也属于橡树、栗树、花香果树、楮树、榉树、榆树,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儿的杂树……,有的红叶的背面,毛茸茸的,阳光之下,煞是好看。沿着山溪,有许多低昂的树,从树丛里采摘一枝一叶,须攀岩壁而下,手才够得到。

万红丛中,有时陡然露出一株、二株灿烂的三角枫,或银杏树,黄金一样,使人眼睛一亮!

这就是栖霞山的秋天。

小时候读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总以为那就是写栖霞山的;文化大**,大串联,来到长沙的岳麓山上,坐在爱晚亭里,学生时代的【请不要乱说话,词语被禁止】、蔡和森等同学少年,就常爱在这座亭子里纵论天下大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此情此景,令人神往。亭子以“爱晚”名之,当然取之于杜牧的诗了。

栖霞山没有岳麓山高,而红叶之名远播,一点儿不比它逊色。

我在栖霞山读小学二年级时,班上就收到过从河南一所小学寄来的信,要和我们班的同学建立友谊,让我们给他们寄些红叶去,当年这阳光一样的情感,至今让人不忘,他们的老师一定熟悉栖霞山。坐落在山下的栖霞师范,还有解放前的栖霞乡村师范、社会教育学院,曾培育了千万教育工作者,他们遍布祖国各地,也将红叶的美好情感传到了自己的学生的心中。

秋天一到,栖霞山下的小镇也热闹起来,这时,会有成群结队的城里人来这里登山、观赏红叶,小镇上有三、四家小饭馆,这时也喜气洋洋,房檐下一式悬挂着山鸡、野兔、斑鸠,有的还将一串串的毛脚蟹也拿出来挂着,招来顾客。那时栖霞山的螃蟹、鱼儿十分多,也都是二角钱、三角钱一斤。那毛脚蟹个头很大,重的达到半斤一只。秋天一到,平时到沟渠、小河里,就能抓到,也有晚上用丝网逮螃蟹的,一晚就能收到十几斤、二三十几斤。

城里来的客人,游了山,吃了鱼鲜、野味,手中又都拿着从山上采来的束束红叶、野花,尽兴而归,那情景仿佛就是昨日。

后来,我到过北京的香山,也是秋天,那里的红叶也很有名。不过要说起来,我还是喜欢栖霞山的红叶。

栖霞山红叶包含了太多的文化内涵。

栖霞山中峰西峰之间,有座春雨桥,那是太平军和曾国藩军队交战对峙的地方;当年曾国藩把江南大营设在这里,栖霞寺全毁于战火了;栖霞山有座废弃的御花园,那是乾隆下江南时休息游乐的地方;《桃花扇》中,侯朝宗最后来寻李香君,便是循着小径来到山里的;栖霞山中峰东峰之间的山上头,有天开岩,南朝的一位皇帝曾在那里避过难,1953年一位南京的记者来山里寻访,我和住在栖霞寺的一位叫顾宝银的同学,曾陪他一道披荆斩棘来到天开岩和附近的一线天、叠浪岩,拍了照片,那时拍照不容易,临走时那位记者特地为我和顾宝银在栖霞寺大门口拍了张照,留作纪念,当时我的手破了,还裹着纱布,可惜的是这张珍贵的照片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栖霞山不仅植物繁茂,野生动物也十分多,狗獾、猪獾、兔子、狐狸、野猪、黄鼬、刺猬都有。就在栖霞山中峰的畅观亭附近,上世纪六十年代,还能见到獐子遗落的粪便,獐子是以族群繁衍的,足见那时还存在着它们的群体。

深秋,我更喜欢一个人到深山去看,四周没有一人,只有秋风吹拂,万木摇落,眼前的景物可以让人联想到很多很多:江山如画、千古兴亡、战火烽烟、民生民瘼、生死情义……,都在眼前飘动。

在这样的文化历史背景之下,看栖霞山的满山红叶,就有了自然景物之外更多的情怀,这是与见别处的红叶所不同的。

在高楼林立、五光十色的现代都市,在嘈杂、浮躁的市声里,在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下,我想已难以回到以前那样的心境中去。

现在的商场、饭店里,一只螃蟹动辄标价98元,我就想到了小时候在栖霞山吃螃蟹的情形。我问亲友现在栖霞山那里的情况,得到的答复是已多年见不到螃蟹,江河受污染,栖霞山一带早就没有螃蟹的影子了。

是啊,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境之下,即使再去栖霞山看红叶,还会有小时候那样美好的感觉么。

欣赏风景和欣赏艺术品的道理一样。

我怀念小时候的栖霞山的秋天。

那样的自然、宁静,红叶满山,秋风吹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网站|商务合作|无图快版|手机浏览|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岳化网

   

GMT+8, 2024-6-17 17:06 , Processed in 0.078422 second(s), 22 queries .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本站部份内容来源网络和网友发布,纯属个人收集并供大家交流学习参考之用, 版权归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

System By DiscuzX!X3.3 & Powered By 5+7WorkRoom

www.YueHuaWang.com 湘ICP备15014940号

© 2010-20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